关于印发《淮南市卒中地图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
淮卫医〔2020〕34号
关于印发《淮南市卒中地图建设
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县、 区卫生健康委,市经济(高新)技术开发区社会发展(事业)局,有关医疗卫生机构:
为全面提升我市急性脑血管病诊治水平,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根据国家、省卫健委有关要求,我市将加快卒中中心建设,统筹优化医疗资源,发布淮南市卒中地图,构建完善的三级卒中防治体系,建立急性脑卒中救治一小时黄金救治圈。为做好相关工作,我委组织制定了《淮南市卒中急救地图建设实施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淮南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0年6月22日
淮南市卒中急救地图建设实施方案
根据原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提升急性心、脑血管疾病医疗救治能力的通知》(国卫办医函〔2015〕89号)、《医院卒中中心建设与管理指导原则(试行)》(国卫办医函〔2016〕1235号)、《安徽省脑卒中综合防治工作方案》(卫疾控秘〔2018〕349号)等文件精神要求, 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 坚持新时期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以新旧动能转换为动力,加快我市卒中中心建设,统筹优化医疗资源,发布全市卒中地图,构建完善的三级卒中防治体系,提升我市急性脑血管病诊断治疗水平,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
二、工作目标
统筹优化区域医疗资源,以“高级卒中中心”医院为中心,以具备能力的二级医院为骨干,联系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康复医疗机构、养老机构等,发布淮南市卒中地图,构建覆盖车程1小时的急性脑卒中救治圈,打造“淮南市急性脑卒中1小时救治圈”品牌。在全市范围内遴选具备能力的医院分批次加入淮南市卒中地图,首批拟纳入6 家卒中急救医院。淮南市卒中地图与120 急救网络有效对接,使卒中患者在最短的时间内能够精准识别各级卒中中心,快速送往有溶栓能力的医院,同时通过信息化手段将患者信息实时传输到医院,做到病人未到,信息先到,让医护人员提前做好准备,缩短从发病到溶栓取栓的整体时间,让患者最短时间内获得规范、 高效的救治。
三、工作原则
按照统一领导、分工负责、加强沟通、重在协作、合理配置、精准连接的原则,精准组织,周密部署,建设淮南市卒中地图,构建完善的三级卒中防治体系。
四、实施步骤
(一)准备阶段(4月)
组织研究制定《淮南市卒中地图建设实施方案》,制定《淮南市急性脑卒中医疗救治定点医院考核标准》(见附件),初步遴选首批纳入的医院。
(二)评估阶段(5月)
组织专家对申请加入淮南市卒中地图的医院按照标准进行考核,按照公开、 公平、 公正的原则,确定首批纳入的医院并试运行淮南市卒中地图。
(三)实施阶段(6月)
适时发布淮南市卒中地图并正式运行,举办相关活动,扩大影响。
(四)运行改进阶段(2020年6月-2021年5月)
定期组织专家对项目运转进行评价,对首批纳入的医院进行考核,每半年召开一次质量评价会,每年度进行全面考核,建立剔除机制,对工作开展不力的予以剔除,对新申请的符合标准的单位予以纳入。
五、 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
各县、区卫生健康委,各有关单位要高度重视,在给予大力支持的情况下,指定专门部门、专人负责。有关医疗机构要继续加强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心血管内科、内分泌科、康复医学等相关学科建设,持续提升急性脑血管疾病诊疗救治能力。
(二)加强督导评估
淮南市第一人民医院受市卫生健康委委托,定期对纳入卒中地图的医院进行考核评估,对新申报单位进行验收评价。已纳入医院每月要填写卒中救治情况报告表,报送到脑卒中质控中心,并加强和其他医疗机构之间的沟通和联系,做到信息互通,构建一体化的脑卒中救治体系。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要充分认识脑卒中中心建设的重要性, 运用好卒中地图, 让患者切实就近、就快得到规范、及时、有效的救治。
附件 淮南市卒中地图医院考核标准
评价项目 |
序号 |
评价要素 |
分值 |
评价方法 |
评分标准 |
院前院内衔接(20) |
1 |
医院应有专人负责急性缺血性脑中溶栓项目,并负责此项目与急救中心协调沟通 |
3.0 |
查看人员注册配备情况 |
无相关人员扣3分 |
2 |
设置专用接诊电话,并在院前急救调度指挥系统备案,保证24h时叫畅通,并有专人负责接听,记录:如有相关微信公众平台、手机APP或智能数字化监护传输系统必需保证24小时随时有人即刻答复。 |
3.0 |
实地检查设备及人员配置情况 |
每少1项配置扣1分,扣完为止 |
|
3 |
因特殊情况(如CT故障等)接诊能力不足或丧失,必须由医院总值班或项目负责人提前应用传真成专用电话告知 “120”指挥中心:全年24小时接收 “120”送诊的(疑似)脑血管病患者。 |
3.0 |
实地检查并定期抽查 |
无相关能力扣3分 |
|
4 |
急诊科(室)门前有特定停车位,(有显著标识牌),交通拥堵,医院有专门安排人员负责引导急救车辆进入停车位。 |
3.0 |
实地检查 |
无特定停车位扣2分,无专门疏导人员扣2分,扣完为止 |
|
5 |
急诊科(室)设有脑卒中,专用床位或卒中单元,病有显著指示标识,并确保有床位(担架床)用于患者周转 |
4.0 |
现场查看 |
每少1项配置扣1分,扣完为止 |
|
6 |
急救车到院后急诊接诊医师必须到专用床位或在卒中单元内等候,患者到达后立即与急救医生进行患者及资料的交接手续,并签字确认,然后进行一般评估。 |
4.0 |
查看人员配置及实际能力情况 |
无相关人员扣3分,能力不足扣2分,扣完为止 |
|
医疗机构资质(5) |
1 |
三级综合医院、三级专科医院、二级综合医院、城市其他120 |
5.0 |
实地检查医院等级和定点医院批准文件 |
1、三甲医院得5分,三乙医院得4.5分,未定级三级医院4分;二甲医院得3.5分;二乙医院得3分;未定级二级医院得2.5分,城市其他120急救网络医院得2分; |
科室设置(5) |
1 |
设有急诊医学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重症医学科、麻醉科、医学影像科(有神经影像学组)、医学检验科(具有急诊检验)、康复医学科等独立科室 |
5.0 |
检查医院执业许可证及实地检查 |
科室设置每少一个扣1分,扣完为止 |
医疗设备设施(10) |
1 |
医院有急救所需心电图、心电监护仪、除颤仪、复苏器材、氧气、药品等,配备有GPS定位、车载信息传输系统、无线集群对讲机、车载电话等通讯设备的救护车 |
2.0 |
现场查看 |
每少一项设备扣0.5分,扣完为止 |
2 |
配备CT(24h/7d)、急救检验(24h/7d)MRI(核磁共振)、超声(经颅多普勒)等所需必要设备 |
2.0 |
现场查看 |
每少1项各扣0.5分,扣完为止 |
|
3 |
在急诊科或者神经内科设卒中救治急诊包,配备所需检查工具、评估表格及必要药物,如降压药物、在急诊包里/急诊药房配备高效溶栓药物(rt-PA或尿激酶) |
4.0 |
现场查看 |
每少一项设备扣一分,扣完为止。卒中救治急诊包/急诊药房未配备高效溶栓药物(rt-PA或尿激酶)此项不得分 |
|
4 |
已建立可以传输、接受心电图、头颅CT影响等医疗信息的数据传输系统、APP等,并配各神经介入治疗室及相关设备 |
2.0 |
现场查看 |
未建立传输系统的扣0.5分,未配各神经介入治疗室及相关设备的扣1分 |
|
人员(10) |
1 |
设有24h/7d值班的脑卒中小组;包括神经内科医师、神经外科医师、急诊科医师、专科护士等 |
4.0 |
查阅印发的制度文件和现场查看 |
无24h/7d值班的脑卒中小组扣3分,设有小组但是人员不齐全的每少一项扣1分,设有小组但未24h/7d值班的扣1分 |
2 |
神经内科、神经外科至少各有1名接受过脑血管病诊疗技术专业话培训的副高职称以上的医师 |
3.0 |
查看人员注册配备情况 |
无相关人员的扣1.5分/人 |
|
3 |
具有经过专业培训的神经放射医师、麻醉师、神经介入医师、护理人员、神经康复师(包括吞咽障碍康复师等)、超声医师(TCI)、颈动脉超声、超声心动图医师等 |
3.0 |
查看人员注册情况 |
每少一个设备扣1分,扣完为止 |
|
技术能力(40) |
1 |
能与120院前急救系统紧密联动。到院后10分钟内完成NIHSS评分和初步病情评估;15分钟内紧急卒中团队成员到场;30分钟内完成CT检查和阅片;45分钟实验室检查报告可见(血常规、血生化及凝血谱) |
4.0 |
抽查既往1年内病例3例的执行情况 |
发现有未达标的扣1分,扣完为止。卒中小组存在未及时到场的情形本项不得分 |
2 |
能够开展MRI(包括T1、T2、SWI、FLAIR、DWT、PWI、MRA、MRV及增强扫描)检查,能够开展CTA和CTP、DSA脑血管造影、经食管超声心电图、发泡实验等检查和治疗手段 |
4.0 |
抽查既往1年内病例3例及现场查看 |
发现有未开展的每项扣1分,扣完为止 |
|
3 |
能进行静脉溶栓,DNT<60min需要桥接治疗的患者,因各种原因在静脉溶栓结束后不能实施血管内治疗的,需在30分钟内(DI-DO)转出至能开展血管内介入手术的医院 |
8.0 |
抽查既往1年内病例3例及现场查看 |
不能进行静脉溶栓的本项不得分,未能及时溶栓的(DNT>60分钟)扣5分。未能及时转院或者开展介入治疗的扣3分,扣完为止不倒扣分。 |
|
|
入院后抗血小板药物、降压药物、他汀类药物能够按照指南规范合理实用;能够按照指南诊疗规范妥善预防卒中并发症,包括吸入性肺炎,深静脉血栓形成,消化道出血等;能够在急性去对患者进行肢体、语言、吞咽功能评价及早期康复和开展健康教育;能够规范开展去骨瓣减压术、血肿清除术、脑室引流术 |
4.0 |
抽查既往1年内病例3例及现场查看 |
发现存在不规范处理的每项扣1分。扣完为止不倒扣分 |
|
5 |
医院过去1年内手指缺血性卒中患者大于100例,已经开展溶栓工作并累计3年完成溶栓病例不少于30里或不少于20例/年。累计3年完成血管内治疗不少于10例或不少于5例/年 |
20.0 |
查看科室一年内出入院病例数及溶栓记录和药物使用情况 |
1.一年内收治缺血性卒中病人大于100例得5分。每少10例扣1分,扣完为止(本项满分5分)2.累计完成溶栓病例少于10例或5例/年扣10分,每多增加10例加1分(本项满分10分)3.累计完成血管内治疗病例少于10例或5例/年扣5分,每多增加2例加1分(本项满分5分)4.已经开展溶栓工作并累计3年完成溶栓病例少于30例或少于20例/年一票否决 |
|
管理制度措施(10) |
1 |
设立急性脑卒中医疗救治绿色通道及制度,医院急性脑卒中医疗救治领导小组组长由院长或主管院长担任,相关科主任和护士长担任质量和安全的责任人 |
5.0 |
查看文件 |
未设立急性脑卒中医疗救治绿色通道或制度此项不得分,院领导未担任医疗救治小组组长扣3分,各相关科室主任、护士长未参与救治小组的扣0.5分/人。扣完为止不倒扣分。 |
2 |
设有健全的脑卒中管理制度和责任制度;建立完整的溶栓工作流程;设有急性脑卒中溶栓和介入手术登记本;保存健全的溶栓和介入手术知情同意书、报告档案 |
2.0 |
查看制度、文件及相关记录 |
制度建立不全每缺1项扣0.5分/项。制度制定不完善的每项扣0.5分。扣完为止不倒扣分。未建立溶栓工作流程的本项不得分 |
|
3 |
设立急性脑卒中病例数据库,能够进行病例等级和持续质量改进;建立健全完善的患者随访资料,并能够跟城市脑血管病质控中心进行互通,提供必要诊疗数据 |
3.0 |
查看病例、随访登记及数据传输是否安排专人负责并及时传输 |
制度建立不全每缺1项扣0.5分/项。制度制定不完善的每项扣0.5分。扣完为止不倒扣分。未建立卒中登记数据库或病例上报制度的本项不得分 |
|
合计 |
|
|
100 |
|
|
评价专家:
评价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