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市2025年7月传染病风险应对情况

发布时间:2025-07-10 16:59信息来源: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文字大小:[    ] 背景色:       

一、重点关注

1.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1)各地需高度重视SFTS的防控工作,落实各项防控措施,重点做好SFTS的健康宣教和临床救治工作,减少发病数、降低病死率。

2)各级疾控机构对发现的SFTS死亡病例,应立即开展详细的个案流行病学调查,及时开展死亡原因专题分析,针对病例的发现、报告、优化转诊、救治等各个环节提出有效的改进措施和建议,切实降低病死率。

3)定点医疗机构应提前做好SFTS病例的诊疗、药物和重症救治资源的准备,对于收治的SFTS病人需做好重症的早期识别,以及时采取对症治疗,降低病死率;同时要加强院感防控工作,医务人员和陪护人员应加强个人防护措施,病例的血液、分泌物、排泄物及被其污染环境和物品等要进行严格消毒处理,严防出现院内感染。

4)严格病例出院标准,对家属进行风险告知,在与患者接触过程中做好个人防护;医疗机构要对重症和危重症病人及其家属进行传播风险告知,积极劝导其尽量不自动出院;确需出院的病人,不戴气管插管出院,医疗机构应及时将自动出院病例信息报告至辖区疾控机构;辖区疾控机构根据病例归属地,协调辖区基层卫生机构或协查至属地疾控机构做好病例追踪随访,并指导做好死亡病例的尸体处理和消毒卫生工作,避免发生人传人聚集性疫情。

5)继续强化SFTS健康教育工作,开展全覆盖、多方位的健康教育活动,普及卫生防病知识,特别是指导高发地区的高危人群减少蜱的接触暴露,做好野外作业个人防护(如穿长袖衣裤和胶鞋,裸露部位喷驱避剂),提高病例高发地区公众蜱传疾病知识的知晓率和自我保护意识,降低发病水平。

二、一般关注

1.霍乱等细菌性肠道传染病

1)各级医疗机构需加强肠道门诊霍乱病例监测工作,切实做到“逢泻必登、逢疑必检”,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治疗”病例。

2)各级疾控机构持续做好霍乱外环境监测工作,做好甲鱼等水产品监测,适时开展风险评估。

3)一旦出现霍乱疫情,各级疾控机构需按照《霍乱防治手册(2012版)》要求,及时做好调查和处置,防止疫情扩散。

4)市场监管部门需强化水产品监管工作,对辖区内经营的外来水产品批发、零售摊贩/商户实施进购和销售登记,确保进购地址、数量、产品类型详细,严格落实“索证索票”确保食品可溯源;同时加强甲鱼、虾等水产品的抽检工作,确保及早发现潜在带菌水产品,有效管控源头风险。

5)各地需继续加强对霍乱等细菌性肠道传染病的健康宣传工作,引导群众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提高公众自我防病意识和就诊意识。

2.食源性疾病

1)加强跨部门联防联控机制,卫生健康、疾病控制和食品监管部门加强信息共享,发现聚集性病例后,及时开展核实和流调,尽快完成初步风险研判并采取管控措施。

2)加强重点领域风险管控,对夏季食源性疾病易发的重点场所和环节加强监管,将餐饮单位、农贸市场、农村宴席等场所等作为重点区域,强化对凉拌菜、熟肉制品及冷加工食品等高风险品种的全程监管。针对夜市、流动摊贩等薄弱环节组织突击检查,通过抽检、溯源、市场准入多维联动阻断风险。

3)强化监测预警,各级医疗卫生机构提高对食源性疾病监测的重视程度,重点关注聚集性病例特征(如同一食材共同暴露史、地域集中性等),快速识别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线索,及时报告相关信息。

4)强化健康教育,通过多种渠道普及食品安全知识,提醒公众在夏季特别注意生熟分开,避免交叉污染等,强调“不采、不买、不食”野生蘑菇,提高公众防范意识。

3.手足口病

1)各级疾控行政部门应持续加强与教体部门联防联控和信息沟通。

2)医疗机构要强化医务人员培训,做好病例救治工作,切实降低重症率、病死率,严格执行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做好院内感染控制工作。

3)疾控机构继续做好手足口病监测分析研判,持续关注疫情动态变化,进一步规范病例个案调查、标本采集和数据报送工作,做好学校和托幼机构等集体机构手足口病日常防控指导,强化早发现、早处置和病例的规范管理。

4)加强健康教育,充分利用宣传海报、微信公众号等方式,加强疫苗接种宣传,在托幼机构、学校等重点场所宣传手足口病的预防知识,提高公众自我防护意识。

4.高温中暑

1)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高度重视高温中暑防治工作,会同气象、应急等部门加强信息沟通共享,共同做好高温中暑事件的预警和处置工作。

2)医疗卫生机构按照相关预案要求,做好医护人员培训工作,提高对高温中暑病例的辨别和救治能力,做好高温中暑防控药品等物资的储备。

3)相关部门加强对高温作业职业人群防护工作的督导,合理调整作息时间,加强轮换作业,并供给高温作业人员含盐饮料和补充营养。

4)广泛开展高温中暑相关知识健康宣教工作,及时发布高温预警和健康提示,提醒公众外出时做好防暑降温准备,提高公众的自我防护意识。

 

 

 

    正在更新中...
为进一步了解掌握社会公众对政策执行效果的反馈与评价,请您对该政策的制定及执行提出宝贵的意见或建议。我们将及时收集并分析,共同助力政策不断完善。
  • 姓  名:

  • 联系方式:

  • *内  容:

  • *验 证 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