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落实情况】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主要任务二季度落实情况

发布时间:2025-07-14 15:11信息来源: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文字大小:[    ] 背景色:       
序号 主要任务 落实情况 完成状态 责任
科室
43 实施医疗卫生强基工程,加快市级龙头医院强院建设和县域医疗能力提升,统筹推进城市医疗集团、县域医共体建设。 1.按照《关于做好2025年医疗卫生强基工程建设工作的预通知》要求,督促寿县、凤台县积极申报强基工程项目。持续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创建活动,截至目前,我市共82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完成“优质服务基层行”标准创建,占全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91.1%。目前县区卫健委已对未完成创建机构完成点对点指导工作,有关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已完成自评工作。
2.积极推进安理大一附院(市一院)强院建设,进一步提升诊疗能力,创新床旁结算、医保移动支付等便民服务,全面优化医疗服务体系。累计开展高难度手术40余例,填补区域技术空白,吸引市外患者就诊。同时,深化长三角医疗协作,引入专家资源提升诊疗水平。
3.贯彻落实安徽省《关于全面推进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的指导意见》,3月底组织召开全面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提质升级培训会。寿县出台《关于加强县级公立医疗机构管理的意见》,依托项目支持加快寿县人民医院五大中心与寿县中医院康复专科建设。以市一院和上海曙光医院淮南医院为牵头医院组建城市医联体。
4.5月14日陆副市长赴凤台县专题调研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情况,督导凤台县做好医共体建设提质升级。
序时推进 医政科
体改科
基层科
90 新能源汽车、新能源产业产值分别增长80%以上、40%以上,新材料、绿色食品、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生命健康产业产值均增长10%以上。 制定了《淮南市生命健康产业“双招双引”和产业培育2025年工作推进方案》和《淮南市生命科学领域重点产业发展2025年工作方案》,明确了产业发展重点方向、年度目标、具体措施等全力推进产业发展。1-6月签约医药类项目7个,金额16.048亿元;开工医药类项目3个,金额17.08亿元。1-5月份,生命健康产业产值(营收)增长5.2%. 序时推进 产业促进科
103 加强干细胞治疗技术研发攻关,建设干细胞科技产业园。 会同市发改委制定了《淮南市人民政府安徽理工大学关于印发共同推进干细胞产业院建设工作机制的通知》,明确了推进干细胞产业园建设工作组人员,制定了重点事项清单。考察了厦门希吉亚控股集团、华大基因、上海国际医学园区(张江细胞产业园)、原能细胞产业园、中国干细胞集团等干细胞相关园区、企业,深度了解国内干细胞产业目前发展现状、市场需求和发展方向。上海原能细胞集团、华大基因来淮考察,就干细胞、基因检测等方面合作进行考察洽谈。 序时推进 产业促进科
122 推进华东理工大学国家技术转移中心淮南分中心建设,深化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上海中医药大学等合作。 市政府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与上海中医药大学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市卫健委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签订合作协议,市中医院由上海曙光医院托管,派驻执行院长、副院长负责市中医院管理运营。4月1日,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赴市中医院举行大型义诊活动,派出专家共32人,其中上海市名中医4人,至市中医院坐诊、义诊,惠及群众1000余人次。6月底,上海曙光医院淮南医院完成搬迁并运营。市一院与上海瑞金医院初步达成合作意向,近期签订协议。 序时推进 体改科
医政科
219 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和危机干预机制,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 联合市教育体育局印发《淮南市加强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若干措施》,进一步加强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健全市、县级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服务体系,全市开设精神专科医院4家,开设精神科病房的医疗机构6家,两县县医院均开设精神(心理)门诊,实现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服务县级全覆盖。加强精神病专科医院建设标准化、服务规范化建设,3月20日,开展了全市精神病专科医院专项督查。今年以来,已完成精神科医师转岗培训5人。广泛开展心理健康讲座“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行动,上半年共计开展培训、讲座等多种形式活动10次,对重点人群有针对性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序时推进 医政科
232 实施健康优先发展战略,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以深化医改为动力、以示范项目为抓手,推动公立医院发展迈上一个大台阶。 1.全面推进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调度推进相关工作,推进示范项目实施。
2.组织相关部门先后到甘肃庆阳、宁夏中卫、安徽芜湖等地学习借鉴工作经验,全市11家项目单位,按照示范项目实施计划推进。                                               
3.示范项目第二期(2025年9月-2026年9月)1.5亿元中央财政补助资金正按程序执行。                                                    4.市卫健委会同市财政局、市医保局,对全市11家项目单位落实《示范项目实施方案》、资金预算执行率、绩效指标完成情况进行梳理分析。
5.1月下旬参加2025年全国卫生健康体改工作会议暨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工作培班,4月上旬参加2025年全国深化医改经验推广会暨中国卫生发展会议。6月上旬参加全省深化医改试点工作推进暨培训会。                                           
6.市卫健委会同市医保、财政、编办等部门,制定改革任务清单,明确每项工作具体内容和责任单位,动态更新,挂账销号,闭环管理。
序时推进 体改科
233 坚持全市“一盘棋”,组建市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管理服务中心,专班推进“三医”协同发展和治理,深化以公益性为导向的公立医院改革。 1.组建市公立医院管理服务中心,采取事业单位统一招聘与医疗系统内部遴选调动途径补充人员,目前已到岗4人,另有3人经事业单位统一面试后到岗。
2.专班推进“三医”协同发展和治理,成立医疗医保医药协同发展和治理市级工作推进专班,由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任总召集人,直接领导“三医”工作,2月14日,副市长陆组织召开全市卫生健康暨三医协同工作会议,统筹推进“三医”工作。  
3. 市卫健委会同市医保局,在原“三医”协同发展和治理基础上,制定了市医保局、市卫健委工作会商机制,每月定期召开工作会商会,推进工作落实。                                                               4.深化以公益性为向导的公立医院改革。加快打造高水平区域医疗中心。对接长三角优质医疗资源,提升医疗服务水平。淮南市人民政府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上海中医药大学签约,建立市校战略合作关系。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全面托管市中医院。推动医疗服务价格调整。因地制宜学习三明经验,加入三明采购联盟,6月中上旬,召开全市集中带量采购工作启动暨培训会议,全面开展集采工作。
序时推进 体改科
234 支持安理大一附院(市一院)做大做强、市妇幼保健院创建三甲医院,加快上海曙光医院淮南医院(市中医院)挂牌运营,推进市精神病医院新院区建设和市传染病医院改造提升,建成寿县新桥人民医院、凤台县人民医院新院。 1.安理大一附院(市一院)新院区批准新增500张床位,获评省级重点专科1项,通过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引进3名正高级专家,市妇幼保健院积极创建三级甲等妇幼保健院。6月底,上海曙光医院淮南医院完成搬迁并运营。
2.淮南市精神病医院新院建设项目已完成可研批复,正在进行初步设计。淮南市公立医院病房环境改造及设施提升项目(市二院、市传染病医院)已完成可研报告编制工作。
3.寿县人民医院南区(新桥人民医院)目前正进行室内精装修工程,安装工程同步进行中,外幕墙工程已基本完成。凤台人民医院新院区主体工程已完成,目前正在进行医技住院楼、门诊楼装饰装修工程,地下室安装工程完成90%。
序时推进 医政科
规信科
235 深化与长三角优质医疗资源对接合作,加强重点学科和人才队伍建设。加快推进医疗服务价格、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分级诊疗双向转诊等重点改革,不断增强群众看病就医的可及性、便捷性、连续性。 1.“十四五”期间,全市省级临床重点专科10个,中医省级重点专科8个,中医省级优势(特色)专科5个,市县级临床重点专科77个。
2.与市委编办、市委人才局等部门联合印发《淮南市医疗卫生人才引进和培养实施办法》《淮南市“淮聚医才”行动实施方案》《淮南市“舜耕名医”培养实施方案》等一系列卫生行业人才引育政策举措,2025年6月赴南医大组织研究生招聘工作,预计引进全日制硕士研究生21名。
3.优化医疗机构收入结构,2025年,调低检验检查类、康复类等项目60项近3000万元,提高护理类、手术类等22个项目约2000万元。
4.目前淮南市共有二级以上公立医院14家,2024年底已全部通过市全民健康信息平台“淮医互通”系统完成与省检查检验共享监管平台(简称“监管平台”)对接工作,实现检查检验结果结构化数据互联互通。今年以来,全市医疗机构通过淮南市全民健康信息平台“淮医互通”系统实现重复检查提醒,目前我市各医疗机构调阅患者就诊信息53.4万余次,节约医疗费用260余万元。
5.健全分级诊疗制度,规范转诊就医管理。会同市医保局印发《关于印发淮南市实体化建设运行会诊转诊中心 优化转外就诊服务工作的通知(试行)》,市级会诊转诊管理中心在市一院成立并运行,采取每天定时汇总外转备案信息,开展电话沟通工作。要求全市各级医疗机构均成立会诊转诊服务中心,目前,已有73家医疗卫生机构成立会诊转诊服务中心。
序时推进 医政科
人事科
体改科
规信科
236 引导规范民营医院发展。 1.全市卫生监督机构共开展民营医疗机构卫生监督执法检查1161户次,查处民营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案件54件。
2.牵头组织医保等四部门对民营医疗机构进行联合多领域检查,目前已联合检查1家,对4名医务人员给予不良执业行为记分处理。
3.深入推进法律法规教育宣传工作。面向民营医院及社会公众普及卫生健康领域法律法规知识,着力强化医疗机构依法执业的责任意识,引导其规范开展医疗服务。
4.组织市级质控中心对全市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开展医疗质量控制督查,今年来已印发质控通报5则。6月,组织开展2025年第一轮促进“三合理”等专项行动市级现场督查,对整治重复医疗检查检验和违规收费23项问题,以及殡葬整治的5项问题开展现场检查和督导。
序时推进 法规科
医政科
238 推进“医教研产”一体化发展,促进医疗事业和医药产业协同共进。 已启动细胞基因治疗临床转化中心建设项目,协同安徽理工大学、安徽理工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与南京鼓楼医院、浙江中医药大学富阳研究院、上海宝山国发合成生物学应用转化研究院等机构达成临床转化战略合作意向,并与清华大学生命健康专委会秘书长李一佳博士、国科大杭州高等研究院生命与健康科学学院副院长蔡车国教授达成柔性引进意向,参与推进临床转化中心建设和干细胞治疗临床双备案工作。 序时推进 产业促进科
239 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 1.推动预警平台建设。截至6月底,已有22家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正式应用传染病智能监测预警前置软件。上半年共开展传染病等突发事件公共卫生月度风险评估6次,撰写法定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月分析报告6期、传染病网络报告质量综合月分析评价6期。
2.推进疾控监督员制度试点工作,18家试点单位全部完成传染病防治分类监督综合评价。
3.艾滋病防控治疗覆盖率98.52%,7岁以下儿童22剂次疫苗接种达标率100%。
4.建立健全村(居)公共卫生委员会1108个,下达《2025年基层卫生健康重点任务清单》。
5.深入开展第37个爱国卫生月活动,坚持技能培训与健康知识宣传齐头并进,扎实推进春季病媒生物防制。积极推进“健康社区+”行动,打好“文化浸润+健康科普+全民动员+专业赋能”组合拳,创新开展第38个世界无烟日活动。参照省爱卫办相关文件,结合市情实际,以市爱卫会名义制定并印发《淮南市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工作规则和成员单位职责分工暨组成人员名单》,明晰爱国卫生工作规范。
序时推进 基层卫生科
传防科
法规科
应急科
爱卫办
242 推进生育友好型城市建设,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开展婚姻登记、婚前检查、健康咨询一站式服务。 1.印发《淮南市育儿补贴实施方案》落实育儿补贴制度。截至6月底,全市共审核通过育儿补贴申请5821人,发放育儿补贴800.8万元。
2.印发《淮南市低收入和计划生育特殊家庭老年人养老服务补贴实施方案》,对年满65周岁以上计生特别扶助对象老人实施居家养老服务。
3.市卫健委会同市民政就“三位一体”工作进行磋商,结合各县区现有条件,决定采取先行先试的办法,分步实施,在初步选定寿县、高新区作为2025年试点的基础上,4月初,卫健委已会同民政局前往合肥,蚌埠实地考察学习一体化工作经验,结合寿县实际情况,经市县两部门研究,决定在寿县妇幼保健院设置一体化服务,目前寿县妇幼保健院建设空间已准备就绪,两部门正在筹备相关设施设备和人员配备。
序时推进 人口家庭科
妇幼科
243 整合资源,积极推动托幼一体化,新增婴幼儿托位3000个。 争取省2025年省县级独立公办托育服务项目2个。截至6月底,完成新增托位2015个,任务完成率67.16%。 序时推进 人口家庭科
    正在更新中...
为进一步了解掌握社会公众对政策执行效果的反馈与评价,请您对该政策的制定及执行提出宝贵的意见或建议。我们将及时收集并分析,共同助力政策不断完善。
  • 姓  名:

  • 联系方式:

  • *内  容:

  • *验 证 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