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县引进第三方,解开医患“千千结”
如何破解“医闹”之困?寿县医调委以独立第三方身份介入,客观公正化解医疗纠纷,起到“活血化瘀、定分止争”效果——独立第三方,解开医患“千千结”
寿春镇群众李某因身体不适到县医院就诊,医生为其做CT检查后,诊断为良性血管瘤。但医生在手术过程中发现出现误诊,在未做进一步处理的情况下将伤口缝合,医疗纠纷随之出现。县医调委及时介入,判定责任在医院一方,妥善化解了这起医疗纠纷。
当医疗事故发生时,医患双方均期盼有人站出来厘清对错,依法给予客观评判。寿县立足创新社会管理,于2013年12月挂牌成立县医患纠纷调解委员会(下称县医调委),一个独立于医疗机构、病患家属的第三方调解平台应运而生。据介绍,县医调委成立3年来,共受理医疗纠纷案件及服务投诉576起,成功调处497起,成为医疗纠纷化解的主渠道。
医调委,医疗纠纷调处的独立第三方
公平公正、独立便捷,是医调委的立身之本。
寿县医调委从加强阵地建设入手,实现医疗纠纷调解规范化。规范化建设接待室、调解室、远程视频评审鉴定厅;制定了调解工作原则、业务范围、调解程序、工作纪律、工作制度、纠纷当事人权利义务等有关规定;按照统一文书制作格式,规范制作人民调解档案,做到一案一宗,确保调解质量,成为全县第一个标准化规范化的行业(专业)医调委。
队伍是医疗纠纷调解的关键要素。寿县医调委注重队伍建设,着力提升公信力。吸纳调解经验丰富的离退休医学专业、法官、检察官及律师和法律工作者,组建医调委调解专家库,专门对重大、疑难、复杂的医疗纠纷“把脉问诊”。开展定期轮训,组织经验交流、现场观摩、法院旁听等活动,提高调解员的业务水平。推行持证上岗制、首席人民调解员制,推进调解员队伍职能化。县医调委储备了医学专家39名、法律专家13名,聘请了全省优秀人民调解员,设立了专家库和对外司法鉴定咨询窗口,形成了“遇医患纠纷、找医调委”的新格局。
中立立场, 医调委成为医疗纠纷化解主渠道
今年5月的一天,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打破了县医调委的安静。新桥利民医院报告:炎刘镇沈某因腹痛、胸闷到医院就诊,在吊水治疗过程中不幸死亡。接到报告后,医调委立即派调解员赶赴现场。调解员认真开展调解取证,充分还原事实真相,让这起医疗纠纷画上了句号。
“作为独立第三方,县医调委保持中立立场,依法依规、不偏不倚调解医疗纠纷,提升了社会公信力。现在,当医疗纠纷发生时,医患双方首先想到的就是找医调委。” ”寿县医调委负责人告诉记者,围绕提升医疗调解社会公信力,县医调委狠抓业务建设,调解纠纷做到“四个快”,即出现场快,突发事件处置疏导快,对事情调解快,对调解协议兑现快;把控纠纷“四个准”,即矛盾纠纷分歧点找准,政策法律法规掌握准,调解节奏和方向把握准,矛盾双方和底线把握准。
标本兼治,源头预防医疗纠纷发生
为预防医疗纠纷发生,2015年寿县启动了“平安医院”创建活动。各级医疗机构建立医疗事故责任追究制,强化医疗质量管理,规范医疗执业行为。“平安医院”创建以来,全县重大医疗责任事故减少了90%以上。
为维护弱势群体切身利益,县医调委积极与市法律援助中心协调,设立了市法律援助中心医调委工作站,为患者提供无偿法律服务,使调处、援助有机结合。目前,寿县已初步搭建纠纷处理的综合治理系统,通过医调委将全县医疗纠纷调处与人民调解、行政处理、司法诉讼有机结合,为医患双方疏通维权渠道和提供援助服务,让调解工作步入良性轨道。 (寿县卫计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