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前心慌慌怎么办?愿你乘风破浪,旗开得胜!

发布日期:2024-06-05 17:15     来源:健康安徽     阅读: 次    字体:[] [] []

高考临近,不少考生可能会出现烦躁、心慌、头晕、甚至睡不着的情况。在考前倒计时的紧张氛围中,考生难免倍感压力,对于学生和家长来说,该怎么做才能缓解焦虑科学应对呢?

考试焦虑是什么?

考试焦虑是考生中常见的一种以担心、紧张或忧虑为特点的复杂而持续的情绪状态;是身体对即将到来的“压力性事件”——考试,所做出的一种自然反应。“考试焦虑”很多人都会有,是因为大家都很在乎考试这件事。轻微的焦虑、紧张也未必就是坏事。

考试焦虑有哪些表现?

一般来说,考前焦虑的表现有:连续失眠、食欲下降、情绪低落、难以集中注意力、学习效率下降、出现一些强迫行为等考试时的焦虑一般可能会有呼吸急促、心跳过快、握笔的手会不颤抖、头脑突然一片空白等。 

作为家长:适度陪伴,适时撤退,一切如常

1.高考前出现轻微的焦虑是正常的,家长不必过度紧张,但也不能完全不管不问,还是要给予孩子一些情绪疏导,多给予陪伴。在孩子有需要时,倾听他们的苦恼,与之沟通交流;在孩子想要独处的时候,家长也要及时“撤退”,留出空间。

2.保持稳定心态,营造平和氛围。情绪是会传染的,所以现阶段,家长不要有太多情绪波动,也不要将负面情绪写在脸上,更不要将自己的焦虑情绪发泄给孩子或配偶,应该保持稳定平和,营造轻松舒适的家庭氛围。

3.维持原有生活,做好后勤保障。越是临近高考,家长可能越急于表达对孩子的关心,但是如果这种关心超过平时太多,孩子反而不适应,甚至会增加心理负担。建议家长保持平常模式,不要整天围着孩子打转,也不要一味谈论高考相关事宜,努力做好后勤保障服务就好。

作为考生:调整心态,保持节奏,坚定信念

1.调整心态,正视焦虑。适度的考试焦虑会有助于提高大脑的兴奋性和感受性,激发考生处于思维的主动知觉状态,使其发挥更好的水平。学生可以试着接纳自己的焦虑,面对焦虑不要害怕,更不要产生强烈的抗拒情绪,接受自己的紧张,这将有助于自己更好地利用压力产生动力。面对情绪压力,学生可以通过画画、听音乐、写日记或书信的方式,找到合适的方式释放自己。此外,还可以做一些放松训练,比如正念、冥想、散步,以及采用呼吸练习帮助自己放松。

2.保持正常的生活学习节奏,劳逸结合。考生要合理分配时间,将学习和休闲搭配起来,周末可以抽时间到户外散心或者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比如听音乐、运动等。同时要保证规律饮食和睡眠,不要牺牲睡觉时间来学习。很多考生的“考试焦虑”是由于学习过度疲劳、睡眠不足引起的。针对这种情况,广大考生一般不宜“夜半挑灯”苦读,要养成中午小睡的习惯。因为良好的、充足的睡眠可以消除大脑疲劳,换取充沛的精力和清醒的头脑。

3.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有时信心孕育着成功,也能创造奇迹。自我暗示能增强自信,是克服焦虑的办法之一。可以对自己说:“我一定能成功!我相信自己能行!我看好自己!”。这样的正面信息能够增强你的信心。同时一次考试的结果并不意味着人生的全部,高考只是阶段性的检验一下学习成果。减少压力,轻装上阵,反而能发挥出更好的状态。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