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节离肺癌有多远?这种疗法可“精准”狙击肿瘤!
肺癌是全球负担最重的恶性肿瘤之一。随着工业化的推进,我国逐步成为肺癌发病率最高的国家之一,不管是城市还是农村地区的肺癌发病率均位列恶性肿瘤发病率的第1位。在高发病率的背后是高死亡率,有些患者发病就是晚期,失去了手术的机会,面对这样的情况应该怎么办呢?
由安徽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与安徽广播电视台综艺体育频道共同打造的大型融媒体健康节目《医道健康》,本期邀请到中国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医院)西区放疗科副主任医师刘长民和咱们聊聊肺癌如何治疗?
肺结节高发 这难道是肺癌前兆?
对于肺结节要分开来看,可以把它分成磨玻璃样的结节和实性的结节。磨玻璃性的结节只要没有实性成分它可能更多的是炎症引起的,或者我们肺癌的一些早期阶段,对于这种情况更多的是在后期进行密切的随访就可以了。
实性结节也要辩证地去看,90%以上的实性结节实际上都是良性结节,可能更多的是炎症引起的,不需要去过多的关注。但如果是有毛刺的,有胸膜牵拉的,对于这样的实性结节就需要密切地注意,有可能是肺癌的一些早期表现。
比起一滴血检查 这种检查更准确!
社会上有多种多样的广告,经常能看到“一滴血体检”的广告,但在肺癌检查的实际临床工作中,主任还是推荐做常规的体检。
对于高危人群目前国际上最通用的检测方法叫低剂量螺旋CT,也就是低剂量CT(腐蚀量比较小的一种磨损CT)。但是也不是所有人都推荐去做,年龄60岁以上,有长期吸烟史以及有肺癌家族病史的这部分高危人群更推荐去做低剂量的螺旋CT。通过这项检查可以发现结节形态存在的早癌,但是没有这些高危因素,并不代表肿瘤不会产生。
什么是放疗?
很多患者以为放疗就是拍片子其实不然,它是一种用放射线来杀灭肿瘤的一种局部治疗方式。对于肺癌来说放疗是医生手中最重要的武器之一,在保住器官的同时,可以有效地控制肿瘤的复制和生长,达到缓解症状提高患者生存期和生存质量的目的。
适合人群:
1、身体条件无法支持手术的患者
2、手术后还需进一步治疗的患者
3、暂时无法手术需要进行新辅助放化疗的患者
4、肺癌晚期的姑息放疗
放疗期间可能出现的小“状况”
厌食:厌食是相对比较常见的副作用,这与放疗部位也有关系,在不同部位放疗产生的不良反应是不一样的,比如说到胸部特别是到胸骨部位的时候,病人的乏力及影响进食的情况是相对来说更常见的。但是经过一些对症处理,大部分病人是不影响正常治疗的。
恶心呕吐:更多地见于辅助肿瘤放射治疗的过程中,照射胃肠道时会出现这样的反应,胸部放疗的时候很少出现恶心呕吐的情况。照射胃肠道的时候会引起胃肠道的一些黏膜反应,引起病人局部的水肿,会引起不想进食消化障碍等一系列症状。
发烧:正常情况下无论是放疗还是化疗。都不会引起发烧,这种发烧更多地见于病人本身的免疫力相对比较低下,可能合并了病毒性细菌性的感染,此时有可能会引起发烧这种情况。
皮肤损伤:一些特定部位比如说头颈部,在鼻咽癌放疗的时候需要的剂量比较大时间比较长,皮肤反应就相对比较重。像胸部腹部放疗的时候剂量相对比较低,时间比较短,很少会出现严重的皮肤反应,只是一些色素的沉着。一般放疗结束以后两到三周就会慢慢地恢复正常了。
口咽疼痛:无论是我们口腔食管还是胃肠道的黏膜,在放射治疗期间都非常的敏感,所以说非常容易出现类似于口腔溃疡这样的一些表现。病人表现为一吃东西一喝水就疼痛,但这都是暂时的,因为黏膜增殖比较快,所以恢复也比较快。放疗停止一般一周后大部分病人就会恢复了。
肺炎:肺炎是放疗中约有不到20%的病人会出现的一个不良反应,是射线照射正常肺部所导致的。肺炎发生大部分是一级和二级,病人没有任何的感觉,更多的是在复查过程中做CT发现的,这些往往不需要做任何的处理。如果到了三级以上的,虽然发生率非常非常低,但这时候可能就需要用药物去处理一下。
患上肺癌 记住这几点
1.心理建设:不同癌症类型中,肺癌患者受到焦虑和抑郁的困扰最为严重,约有13%的患者受到重度抑郁症的困扰。
2.复查:常规情况下,肺癌切除后,要求出院后一个月复查第一次CT,随后每3个月查一次,维持一年,总共5次检查过后,如果没有出现问题,往后就可以每年复查一次胸部CT,绝大多数早期肺癌不需要术后放化疗。
3.患者家属:要特别注意的是,不要过度地关注患者。家属在术后要用同样的心态和患者相处,在术后早期只需适当照顾,切莫过度关注,这一点很重要。同时,患者本人在术后也应该尽快回归社会,用术前熟悉的工作以及生活来加快自己心理适应的速度、减少心理应激,病情也会康复得更快、更好。
4.重视营养:少吃煎炸烧烤的食品,少吃腌制食品,少吃霉变食品,肿瘤患者的五大营养原则:注意膳食平衡;食物多样化;搭配合理化;少量多餐;多选择有抗癌功效的食物,如真菌类、杂粮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