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足践行,健步天下——糖尿病足的居家护理指南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特别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在我国60岁以上糖尿病患者DFU患病率达8.5%~12.3%,且治疗后1年内复发率高达30%~40%,部分研究甚至报告50%以上的累积复发率。据统计全球每20秒就有1例糖尿病患者截肢,85%以上的糖尿病截肢起因于糖尿病足。因此,糖尿病足的居家护理显得尤为重要。如何让广大糖友正确护理健步天下呢?下面本文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给出建设性意见。
一、科学控糖三部曲
糖尿病足的根本原因在于高血糖导致的血管和神经病变。因此,如何控制好血糖是糖尿病足治疗和护理的关键环节。
1.饮食控制:患者日常应避免高糖食物如糕点、甜品、罐头、甜饮料、膨化食品、精致谷物等,主食选粗粮,餐量八分饱,用小餐具控量。在社交聚餐的场合,先吃蔬果,肉类优选鱼虾禽,加餐选低升糖食物如酸奶、少量坚果或水果。理想的加餐时段应设定在两顿正餐之间,例如上午11:00时或下午16:00时前后,以优化血糖管理。
2.适量运动:运动有助于改善血糖代谢,提高免疫力。糖尿病患者常采用非负重有氧运动作为锻炼方式,例如餐后散步三十分钟以及毕格尔锻炼法等。患者的运动频率需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血糖控制良好且无并发症的患者,每周可进行3~5次运动,运动时应随身携带糖果饼干等升糖零食,若运动过程中出现心慌、头晕、四肢无力、出冷汗等低血糖症状应立即坐下休息,尽快摄入升糖零食以提高血糖水平。
3.规范治疗:患者需严格按照医嘱使用降糖药物,如格列本脲、二甲双胍通常在餐前15-30分钟服用、阿卡波糖应在吃饭时与食物同时服用等。根据血糖波动情况及内分泌专科医师建议,监测每日早空腹、三餐前或餐后2小时、睡前血糖。如果血糖连续检测数值过高或过低(建议家中设立血糖正常值温馨对照卡,标注普通人空腹正常值3.9-6.1 mmol/L,糖友患者≥7.0 mmol/L则表明控制不佳;餐后2小时普通人血糖正常值≤7.8 mmol/L,糖友患者≥11.1 mmol/L则表明控制不佳),应及时就医调整治疗。
如果使用胰岛素治疗,注射部位交替选择,将腹部划分为4个象限,每次注射选择不同象限;上肢注射可在三角肌下缘,防止反复注射同一个部位产生硬结。
不同胰岛素作用时间不一样,注射时间和频次也不一样。速效胰岛素如门冬胰岛素在餐前即刻注射,短效胰岛素如诺和灵R、优泌林R在餐前15~30分钟进行注射,中效胰岛素如诺和灵N和长效胰岛素如甘精胰岛素通常每晚睡前注射,预混胰岛素如门冬胰岛素30一般在早餐或晚餐前15分钟注射。需要特别要提醒的是:不同的胰岛素注射一天注射几次,一次注射多少单位的剂量,还是要遵从内分泌专科医师的医嘱进行。
二、从洗脚到穿鞋,一步不能错
1. 洗脚方法:洗脚前应先试水温,水温应控制在37-40°C之间,清洗过程中检查足背、足底情况,是否有划伤、溃烂、水泡或感染等;洗脚后,用柔软的干毛巾轻轻擦干双脚,防止滋生真菌和细菌;擦干双脚后适量涂抹保湿霜。
2. 选择合适的鞋袜:袜子最好是纯棉材质,每天清洗晾晒佳;穿鞋之前仔细查,选择合适圆头又防滑的布鞋,推荐患者首选敞口棉鞋和浅色棉袜,透气柔软。
切记不能穿硬皮鞋或露趾拖鞋,更不要赤脚走路。因为硬鞋容易摩擦足部皮肤,足趾暴露在外容易被硬物碰撞或刺伤,而且露趾拖鞋缺乏保温性,寒冷环境易引发血管收缩。
三、良好习惯养成,二不三要熟记心
1. 不能久站或长时间行走:久站导致下肢静脉压升高至正常值的2-3倍,糖友的微血管基底膜增厚(约比健康人厚50%),双重作用下毛细血管血流速度降低40%以上,加速足部缺氧。
2. 不用热水袋取暖: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导致糖友对45℃以上热刺激的感知延迟达5-8分钟。研究显示,使用45℃热水袋1小时,糖友足部二度烫伤风险是健康人群的9.3倍,因此取暖时要避免直接接触热源,可用厚袜及毛毯保温,以防烫伤。
3. 要合理剪趾甲:使用钝头的指甲剪定期修剪,两侧不要剪得过短,以免形成倒刺,引起甲沟炎,诱发足部感染。
4. 要戒烟限酒:吸烟饮酒可引起血糖升高或波动,降低胰岛素敏感性,增加足部溃疡的发生几率。
5. 要学会日常检查:每天使用镜子帮助全面检查双脚,观察是否有裂纹、水泡、红斑或溃疡。无法自我检查的患者,可以让家属协助进行检查。如发现异常,如倒刺、硬茧、鸡眼等,应让医生帮忙专业处理,尤其对于足部皮肤出现红肿热痛应立即就医。
四、中医特色护理可助力健康
1.食疗:中医食疗源远流长,患者可选择具有降糖作用的食材,如枸杞、山药、苦瓜、葛根等,饮食清淡、适量,避免过食肥甘厚腻之品。
2.穴位按摩:患者或家属可在医院公众号或线上视频平台中,学习科普视频,适度按内庭穴(位于足背第2、3趾间)、关元穴(位于下腹部,肚脐中央向下4横指处)等穴位,可以起到降糖作用,但应避免损伤皮肤。
3.耳穴疗法:通过刺激耳部穴位或反应点,调整脏腑功能和人体内分泌系统,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如胰胆穴(耳甲艇的后上部,耳甲11区)有直接调节胰岛的功能。
4.中药熏蒸治疗:未溃期糖尿病足可采用中药熏蒸治疗,选择具有补气升阳、利水消肿等功效的中药,如黄芪、地黄、天花粉等,清洗后文火煎煮,将药液倒入木桶中降至合适温度后进行熏蒸,每日一次,每次持续半小时。有助于改善糖尿病足患者的局部肿胀和疼痛症状,促进血液循环和抗炎。患者进行熏蒸时需格外注意水温的控制(<45°C),务必在中医师指导下进行,确保用药安全有效。
五、结语
糖尿病足患者的居家护理是一项细致而复杂的工作。从控制血糖、足部清洁到选择合适的鞋袜到日常检查良好习惯养成等各个注意事项,每一个环节都至关重要。通过正确有效的居家护理,让广大糖友科学践行,可以有效预防糖尿病足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截肢残障率。同时,糖友还可以适当采用中医特色护理方法,促进疾病的有效改善。希望本文能为糖尿病足患者及其家属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作者: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烧伤与创面修复外科 鲁义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