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颈椎保卫战:上班族如何打造“铁颈”?

发布日期:2025-06-30 16:52     来源:安徽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阅读: 次    字体:[] [] []

在当今快节奏的工作环境中,上班族长时间面对电脑、低头处理文件或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使得颈椎病已成为这一群体的“隐形健康杀手”,其发病率逐年上升且呈现年轻化趋势。颈椎病不仅影响工作效率,更对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今天就给广大上班族奉上一份预防颈椎病的秘籍,让大家更好地认识和保护自己的颈椎,远离颈椎病的困扰,守住颈椎健康,享受健康的生活和工作。

首先咱们要了解颈椎病到底是怎么回事。颈椎是连接头和身体的重要“桥梁”,由7块骨头组成,中间有椎间盘和神经。颈椎病就是这些骨头、椎间盘或周围组织出了问题,导致脖子疼、肩膀酸、手麻甚至头晕等症状。而上班族因长时间保持不良姿势、缺乏运动、工作环境不佳等因素导致颈椎退行性病变,从而引发一系列症状。

了解了病因,咱们就来看看这些预防秘籍吧!

第一招--加强锻炼。长期不活动容易导致颈部韧带松弛和肌肉力量薄弱,进而诱发颈椎病。因此,应适当加强运动以预防颈椎病。颈部肌肉锻炼:如颈部抗阻训练、瑜伽等。全身运动:如游泳、跑步等,增强整体体质。但需注意锻炼要适量,不可过度,否则可能引发颈椎的退变和椎间盘突出等疾病。

第二招--保持正确姿势。无论是坐姿还是站姿,都应保持正确,以减轻颈椎的负担。电脑办公时应先调整桌椅高度,确保桌椅高度合适,保持自然姿势,背部挺直,双脚平放,头部保持正中,屏幕中心应与眼睛平齐,距离约50-70厘米。正确的站姿应挺胸抬头,双脚分开与肩同宽。同时,应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尤其是低头时间过长,应适当休息和活动。    

第三招--合理用枕,保持良好生活习惯。选择合适的枕头对颈椎健康至关重要。枕头应符合个人的睡眠习惯和颈椎曲线,提供足够的支撑和舒适度。避免使用过高或过低的枕头,以防止颈椎过度伸展。保证充足睡眠:每天保证7-8小时的优质睡眠。

第四招--避免长时间低头、定时活动。长时间低头使用手机、电脑等设备会增加颈椎的压力。因此,应尽量减少这种行为,尽量将视线保持水平。同时,可以使用支架或调整屏幕高度来减轻颈椎的负担。每工作1小时活动5-10分钟:放松眼部、颈部和肩部。进行颈部、肩部和背部的伸展运动。简单颈部操:缓慢转动头部,左右倾斜,前后点头。

第五招--局部热敷。如果感到颈椎部位疼痛,可以使用热水袋进行热敷,有助于促进血管舒张,预防颈椎病的发生。

第六招--改善生活、工作环境。避免长时间处于寒冷或潮湿的环境中,因为这种环境可能导致颈部肌肉痉挛,增加颈椎病的风险。如果长时间处于这种环境,建议更换。选择符合人体工学的椅子和桌子。

第七招--避免颈部外伤。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颈部的防护工作,如坐车时要系好安全带,避免颈部受到外伤。

第八招--定期检查。很多疾病在早期往往没有明显的症状,颈椎病也不例外。定期进行体检,应定期进行颈椎片检查、颈椎CT、颈部血管超声等项目的检查,可以及时发现颈椎的异常情况,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建议上班族每年至少进行一次颈椎相关的体检,如出现颈部疼痛、僵硬等症状,及时就医。

从中医的角度看。中医认为,颈椎病属于“痹症”“项强”范畴,颈椎问题不仅是骨头“错位”,更是气血不通、经络受阻的表现,长期不调可能引发全身不适!

一、中医认为与以下三种因素密切相关:1.外感风寒湿邪:空调冷风直吹颈部,寒气侵入经络,导致肌肉僵硬疼痛(中医称“寒主收引”)。久坐少动,气血运行缓慢,湿气滞留肩颈,形成“湿重如裹”的沉重感。2.长期劳损伤气血:低头工作耗伤气血,颈部筋肉失养,出现“筋结”(肌肉硬块),不通则痛。熬夜加班损耗肝肾,中医认为“肝主筋”“肾主骨”,肝肾不足则筋骨脆弱。3.情绪压力致气滞:焦虑、紧张导致肝气郁结,气滞血瘀,进一步加重疼痛(所谓“不通则痛”)。  

二、中医妙招--办公室里的“护颈法宝”:1.穴位按摩:随身携带的“止痛贴”:风池穴(后脑勺两侧凹陷处):拇指按压2分钟,缓解头痛、颈椎僵硬。肩井穴(肩膀最高点中点):用中指揉按3分钟,松解肩颈肌肉。后溪穴(握拳时掌纹尽头):边按边缓慢转头,通督脉、调颈椎。2. 3分钟“工位养生操”:仙鹤饮水:抬头看天花板,下巴向前伸(如仙鹤饮水),保持5秒,重复5次。青龙摆尾:双手叉腰,头部分别向左、右肩缓慢倾斜,感受颈部拉伸。大鹏展翅:双臂侧平举,掌心向上,抬头挺胸,维持10秒,舒展肩颈。

三、中医食疗:吃出“强筋骨”:葛根红枣粥(解肌舒筋):葛根20克解肌舒筋+红枣5颗+粳米50克,煮粥食用。天麻鱼头汤(祛风通络):天麻10克+鲢鱼头1个,炖汤每周1次。姜枣茶(驱寒暖颈):生姜3片+红枣5颗煮水。黑豆核桃粥(补肾强筋骨):黑豆30g+核桃仁10g+粳米50g,煮粥食用。

四、中医日常防护:1. 避风寒,护阳气:空调间备条丝巾围住颈部,避免冷风直吹。洗澡后用热风吹干大椎穴(低头时颈后凸起的骨头下方),驱寒暖身。2. 睡“子午觉”,养肝肾:晚上11点前入睡(子时养肝),午间小憩15分钟(午时养心)。枕头高度以侧卧时与肩同宽为宜,推荐荞麦枕(可塑性强)。3.中药外敷,缓解急症:受寒颈痛:生姜3片捣碎+粗盐50克,炒热装入布袋,热敷颈部15分钟。慢性酸痛:艾叶30克+红花10克煮水,用毛巾浸湿后敷肩颈。  

哪些情况下该看医生?

中医强调“治未病”,但出现以下情况请及时就医:

1.手指持续发麻、握力下降(警惕神经压迫)。

2.头晕伴恶心呕吐、走路不稳(可能椎动脉受压、颈髓受压迫所致)。

3.夜间疼痛加重,影响睡眠(提示炎症或严重劳损)。 

常见误区与真相:

误区:“颈椎病只有老年人才会得”。→ 真相:20-40岁上班族发病率逐年上升,低头族更易早发。

误区:“颈椎不舒服多转脖子‘咔咔响’就好”。→真相:频繁暴力转头可能损伤关节,应轻柔缓慢活动。

误区:“按摩越痛效果越好”。→真相:过度疼痛可能加重炎症,应以轻微酸胀感为度。误区:“吊脖子好”。→真相:牵引器使用不当可能加重损伤。

误区:“痛贴膏药就好”。→真相:膏药(如麝香壮骨膏)仅能短期缓解,长期依赖可能掩盖病情。  

总之,颈椎问题虽然常见,但通过通过科学的生活方式、早期有效的预防措施和干预,上班族完全可以减轻甚至避免颈椎病的困扰。无论是年轻人还是中老年人,都应该重视颈椎健康,别让脖子“罢工”,才能更好地享受生活的美好!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保护颈椎,拥抱健康!

(温馨提示:如需进一步了解相关健康问题或获取个性化建议,请咨询专业医生或健康顾问。)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