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市120急救指挥中心急救站设置原则和建设标准
一、急救站工作建设原则
(一)院前急救网络建设原则
1、急救站统一原则。我市院前急救网络系统由以市120急救指挥中心为中枢的市、县、乡(社区)三级急救网络组成。急救站除符合“急救站建设标准”外,还必须按照“九个统一”原则(即统一呼救电话、统一指挥调度、统一管理制度、统一收费标准、统一急救着装、统一通信配置、统一急救车标识、统一急救药品器械配置、统一急救病历)进行配置。市120急救指挥中心统一指挥调度各急救站的急救资源,各急救站全部以市120急救指挥中心的名义实施院前医疗急救工作,各急救站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完成院前急救任务并承担其相应的责、权、利,各急救站严格按照统一收费标准(见附件8)收取院前急救费用,收费归所在医院所有。急救车辆、人员、运营成本等均由所在医院承担,各医院负责急救站的建设、日常行政及业务管理工作。
2、急救站准入原则。急救站准入验收分为组织管理、制度职责、人力资源配置、基本建设规范、救护车设施配备、通讯设施和教学科研等七个部分。开展急救站设置审批工作时要结合急救站基本设置条件、区域卫生规划及医疗急救工作实际需求等进行综合评价,合理布设。未经批准的,不得从事院前医疗急救工作任务。
3、急救站动态管理原则。市卫健委委托市120急救指挥中心承担全市各急救站的监督管理工作,负责对院前急救人员的培训及考核,建立定期考核与随机抽查相结合的监督管理机制,对抽查不合格者要求整改或停业整顿;对违反院前医疗急救工作有关规定,拒绝接诊病人或拒不服从市120急救指挥中心调遣的急救站要予以严肃处理,情节严重的取消其急救站资格。
(二)急救站设置原则
1、分级设置。根据区域卫生规划、医疗机构的类别和基本医疗条件,我市的急救站设置分为二级。在三级综合医院(或相当于三级医院)的医疗机构设立二级急救站,在二级综合医院(或相当于二级医院)的医疗机构设立一级急救站。
2、按服务半径设置。市区按3-5公里设置,平均急救反应时间(接到呼救电话至救护车到达现场时间)10-15分钟;城郊按8-10公里设置,平均急救反应时间15-20分钟。
3、按区域经济、人口密度和地理环境等条件综合设置。所属区域人口密集,道路复杂拥挤,救护车途中行驶时间较长,可以缩短服务半径设置。
4、根据医疗机构基本医疗条件设置。所属医疗机构重点专业突出,功能完善,符合急救站设置基本标准。
(三)急救站建立模式
急救站依托条件较好的综合医院或具备条件的专科医院进行设置,急救分为院前急救和院内急救。院前急救由急救通讯设备、急救车辆、急救医疗设备、急救药品和相应的急救人员组成,能够单独完成院前急救任务。院内急救依托医疗机构急诊等相应科(室)进行专业救治。急救站可独立设置,也可与医院急诊科两位一体,但要分工明确,院前急救人员要相对固定,确保及时出诊。
(四)急救站建立程序
各有关医疗机构对照急救站建设标准(试行),自愿申请,由市卫健委及市120急救指挥中心按照急救站设置原则和建设标准组织专家进行验收评审,合格后由市卫健委批准公布并挂牌。
二、急救站基本建设标准
(一)二级急救站建设标准
一、组织管理
1、建立健全医院急救组织领导体系,明确一名业务院长负责急救站工作。
2、有应对突发事件的人员、设备、设施调配方案。
3、建立健全医务科、护理部、医院感染管理科对急救站工作的质量监控管理制度。
4、急救站主任由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医务人员或相关专业人员担任,全面负责急救站行政管理工作。
5、护士长应具备专科以上学历、主管护师以上资格。
6、有年度工作计划和工作总结。
7、按要求统一着装。
二、制度、职责、应急预案
1、急救站管理制度、工作制度、救护车管理制度、急救及特殊事件报告处理制度等健全。
2、建立健全各级各类人员岗位职责:主任职责、护士长职责、医师职责、护士职责、调度员职责、司机职责等。
3、有各种急救应急预案:突发重大灾害事故急救工作应急预案、常见急性化学中毒应急预案、常见食物中毒应急预案、危急重症病人抢救应急预案等。
4、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护措施到位。
三、急救站人力资源配置
急救站实行24小时应诊制,专业人员配备与急救工作量、功能任务相匹配,工作人员经急诊急救专业岗位培训合格,并相对固定。
(一)急救医师配备及准入条件
1、医师≥8人。
2、年龄50岁以下,身体健康。
3、医学专业专科以上学历,具有3年以上临床医疗工作经验。
4、必须取得《医师执业证书》。
5、必须取得市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急诊急救专业岗位培训合格证书。
(二)急救护士配备及准入条件
1、护士≥8人。
2、年龄45岁以下,身体健康。
3、护理专业中专及以上学历,从事护理工作2年以上。
4、必须取得《护士执业证书》。
5、必须取得市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急诊急救专业岗位培训合格证书。
(三)调度员配备及准入条件
1、调度员≥4人。
2、具有医学类专业毕业的中专以上学历。
3、具有熟练的计算机操作能力。
4、具有较强的协调、处理问题能力。
5、经过相关急救知识培训。
6、普通话标准、流利。
(四)急救司机配备及准入条件
1、司机≥6人。
2、年龄50岁以下,身体健康。
3、具有准驾救护车型的驾驶证,驾龄3年以上。
(五)急救站医护人员熟练掌握各种抢救技术操作规程,熟悉抢救程序、抢救药品和抢救设施的使用,心肺复苏技能水平人人达标。
(六)有急救站人员培训计划并落实。
四、基本建设规范和布局
1、二级急救站应设在急救综合能力强的三级综合医院,医院具备较强的综合救治实力(见附件1)。
2、急救站可与急诊科两位一体,也可独立设置,独立设置的应紧邻急诊科。
3、有足够的专用停车场,形成独立区域,道路平坦、宽敞,救护车可直达门前,确保急救绿色通道畅通。
4、急救站建筑面积≥200平方米,设有医护办公室、调度室、医护值班室、司机值班室、急救药品器械准备室、急救人员培训室等。
五、救护车设施配备
1、监护型救护车≥2辆,负压救护车≥1辆,普通型救护车3~4辆,救护车性能良好,技术要求符合规定(见附件2)。
2、救护车抢救设备及物品齐全(见附件3)。
3、救护车抢救药品齐全(见附件4)。
六、急救站通讯设施
1、确保通讯设备24小时正常运行,通讯联络畅通,接到120急救指挥中心电话后3分钟内出诊。
2、至少配备二部电话,一部与120急救指挥中心直通,一部为外部直拨调度专用电话。
3、值班急救车配备移动电话及车载无线对讲电台各一部。
4、配置符合急救站标准的计算机一台,装配急救运行统一软件。
5、按卫生行政部门要求,救护车统一喷饰,配置车载信息终端(含GPS功能)及无线对讲系统。
七、教学科研
1、具有培训各类急救人员急救知识及技能的师资及能力。
2、具有急救科研能力。
(二)一级急救站建设标准
一、组织管理
1、建立健全医院急救组织领导体系,明确一名业务院长负责急救站工作。
2、有应对突发事件的人员、设备、设施调配方案。
3、建立健全医务科、护理部、医院感染管理科对急救站工作的质量监控管理制度。
4、急救站主任由由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医务人员或相关专业人员担任,全面负责急救站行政管理工作。
5、护士长应具备专科以上学历、主管护师以上资格。
6、有年度工作计划和工作总结。
7、按要求统一着装。
二、制度、职责、应急预案
1、急救站管理制度、工作制度、救护车管理制度、急救及特殊事件报告处理制度等健全。
2、建立健全各级各类人员岗位职责:主任职责、护士长职责、医师职责、护士职责、调度员职责、司机职责、急救员职责等。
3、有各种急救应急预案:突发重大灾害事故急救工作应急预案、常见急性化学中毒应急预案、常见食物中毒应急预案、危及重症病人抢救应急预案等。
4、医务人员执业暴露防护措施到位。
三、急救站人力资源配置
急救站实行24小时应诊制,专业人员配备与急救工作量、功能任务相匹配,工作人员经急诊急救专业岗位培训合格,并相对固定。
(一)急救医师配备及准入条件
1、医师≥6人。
2、年龄50岁以下,身体健康。
3、医学专业专科以上学历,具有3年以上临床医疗工作经验。
4、必须取得《医师执业证书》。
5、必须取得市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急诊急救专业岗位培训合格证书。
(二)急救护士配备及准入条件
1、护士≥6人。
2、年龄45岁以下,身体健康。
3、护理专业中专及以上学历,从事护理工作2年以上。
4、必须取得《护士执业证书》。
5、必须取得市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急诊急救专业岗位培训合格证书。
(三)调度员配备及准入条件
1、调度员≥3人。
2、具有医学类专业毕业的中专以上学历。
3、具有熟练的计算机操作能力。
4、具有较强的协调、处理问题能力。
5、经过相关急救知识培训。
6、普通话标准、流利。
(四)急救司机配备及准入条件
1、司机≥3人。
2、年龄50岁以下,身体健康。
3、具有准驾救护车型的驾驶证,驾龄3年以上。
(五)急救站医护人员熟练掌握各种抢救技术操作规程,熟悉抢救程序、抢救药品和抢救设施的使用,心肺复苏技能水平人人达标。
(六)有急救站人员培训计划并落实。
四、基本建设规范和布局
1、一级急救站应设在急救综合能力强的二级(或相当于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医院具备一定的综合或专科救治实力(见附件1)。
2、急救站可与急诊科两位一体,也可独立设置,独立设置的应紧邻急诊科。
3、有足够的专用停车场,形成独立区域,道路平坦、宽敞,救护车可直达门前,确保急救绿色通道畅通。
4、急救站建筑面积≥150平方米,设有医护办公室、调度室、医护值班室、司机值班室、急救药品准备室、急救人员培训室等。
五、救护车设施配备
1、监护型救护车≥1辆,负压救护车≥1辆,普通型救护车1~2辆,救护车性能良好,技术要求符合规定(见附件2)。
2、救护车抢救设备及物品齐全(见附件3)。
3、救护车抢救药品齐全(见附件4)。
六、急救站通讯设施
1、确保通讯设备24小时正常运行,通讯联络畅通,接到120急救指挥中心电话后3分钟内出诊。
2、至少配备二部电话,一部与120急救指挥中心直通,一部为外部直拨调度专用电话。
3、值班急救车配备移动电话及车载无线对讲电台各一部。
4、配置符合急救站标准的计算机一台,装配急救运行统一软件。
5、按卫生行政部门要求,救护车统一喷饰,配置车载信息终端(含GPS功能)及无线对讲系统。
七、教学科研
1、具有培训各类急救人员急救知识及技能的师资及能力。
2、具有急救科研能力。
三、急救站功能定位
(一)二级急救站:在市120急救指挥中心的统一指挥下,负责本行政区域及医院周边地区居民的日常急救工作,承担全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现场救援及重要活动会议的医疗急救保障任务,并可在其所属的其它医疗机构内设置急救车出诊点。
(二)一级急救站:在市120急救指挥中心的统一指挥下,主要负责医院周围及周边地区居民的日常急救工作,并参与全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现场救援及重要活动会议的医疗急救保障任务。
四、急救站医疗机构院内应急救治队伍建设
为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保障我市广大群众的生命安全,各急救站所属医疗机构要建立院内应急医疗救护专业队伍。一旦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迅速调集,及时开展救治工作。
(一)二级急救站:要成立内、外、妇产、儿、眼、口腔、耳鼻喉、皮肤、麻醉、护理等专业组成的医疗院内应急救护专业队伍,人数不少于50人,且人员结构合理,副高以上职称人员比例不低于25%。
(二)一级急救站:要成立内、外、妇产、儿、眼、口腔、耳鼻喉、皮肤、麻醉、护理等专业组成的医疗院内应急救护专业队伍,人数不少于30人,且人员结构合理,副高以上职称人员比例不低于20%。
五、急救站的管理
(一)各急救站接受市卫健委的监督管理和市120急救指挥中心的业务指导和监督检查,以及设置医院的行政管理。业务上服从市120急救指挥中心的统一指挥、调度。
(二)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严格遵守急救站工作制度、各级各类人员岗位职责、技术操作规范。
(三)严格执行收费标准;严格执行院前急救的统计上报制度(见附件6);及时维护通讯设备、车辆,定期进行车辆的消毒;统一使用院前急救病历等院前急救相关医疗文书。
六、急救站考核指标
1、急救车平均出车时间≤3分钟;
2、120呼叫后急救车出车率达100%;
3、危重病人医疗处理率达100%;
4、救治显效、有效、稳定率≥90%;
5、急救途中死亡率≤2%;
6、医疗事故发生次数为0;
7、急救物品完好率100%;
8、通讯设备完好率100%;
9、急救车辆完好率100%;
10、万元以上设备仪器完好率≥95%;
11、甲级病历率≥90%;
12、一人一针一管执行率100%;
常规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100%;一次性注射器、输液(血)器用后,急救站集中处置消毒并毁形率100%;
13、患者对急救满意率≥90%;
14、完成指令性任务100%;
15、来信来访处理率100%;
16、空车率≤3%。
淮南市120急救指挥中心
2022年3月6日(修订稿)
附件1:医院综合或专科实力
附件2:救护车技术要求
附件3:救护车抢救设备配制标准
附件4:救护车抢救药品配备标准
附件5:急救站通讯设施标准
附件6:院前急救病情告知书
附件7:院前急救病员交接单
附件8:医疗急救项目收费标准
附件1:医院综合或专科实力
|
核磁共振、CT |
导管室 |
|
彩色B超、移动B超 |
|
手术室≥4间 |
|
|
内、外、妇、儿、五官等科室设置齐全 |
每科床位数≥10张 |
|
每科专科执业医师≥6人 |
|
急救基本技能人人达标 |
|
科学完善的规章制度 |
|
|
内科:心脑血管疾病,各类中毒,胃肠疾病等 |
外科:各种意外伤害,创伤,烧伤等 |
|
妇产科:急产,难产,产后大出血,妊娠高危症等 |
|
儿科:新生儿争急诊,普通儿科急诊等 |
|
五官科:眼部复合伤,气管异物,喉头梗阻,颌面外伤等 |
|
|
抢救单位≥2个 |
每个抢救单位面积≥20平方米 |
|
多功能抢救床1张 |
|
气管插管1套/共用 |
|
心电监护除颤仪1台/共用 |
|
心电图机1台/共用 |
|
负压吸引装置1套 |
|
抢救药品柜(车)1组(台) |
|
冰帽1套/共用 |
|
胃肠减压器1套 |
|
吸氧装置1套 |
|
呼吸机1台/共用 |
|
多参数监护仪1台 |
|
机械式心肺复苏仪1台/共用 |
|
自动洗胃机1台 |
|
输液泵及微量泵各1套 |
|
空气消毒机1台 |
|
灌肠器1套 |
|
|
清创缝合室面积≥15平方米 |
无影灯1组 |
|
手术床1张 |
|
器械柜1组 |
|
移动式器械台1张 |
|
空气消毒机1台 |
|
清创缝合包10个 |
附件2:救护车技术要求
名称 |
技术要求 |
备注 |
车辆品牌 |
符合国家卫生部招标的车型 |
|
外形尺寸 |
不少于5020×1690×1900 MM |
|
医疗舱长度 |
≥2700MM |
包括折叠座椅 |
医疗舱宽度 |
≥1500MM |
|
医疗航高度 |
≥1500MM |
|
最高车速 |
≥110KM/H |
|
发动机型 |
水冷柴油机或汽油发动机 |
|
最大功率 |
﹥65KW(柴油),﹥90KW(汽油) |
|
转向系 |
动力转向 |
|
制动系统 |
安装四轮防抱死制动系统,制动效能符合国际GB12676规定 |
|
车箱标识 |
符合卫生行政部门及市120急救指挥中心车辆统一喷饰要求 |
|
防火 |
防火性能符合GB8410—1994的要求 |
|
容纳人数 |
驾驶室2人,医疗舱5人 |
包括病人 |
医疗舱(监护型) |
能容纳急救箱、除颤仪等五种较大急救设备 |
|
隔析 |
驾驶室与医疗舱之间应有透明推拉式安全玻璃相隔 |
配有可调窗帘 |
医疗舱车箱门 |
位于医疗舱右侧及舱尾 |
|
踏步 |
高度与深度应符合GB13094—1997标准要求 |
|
车窗 |
医疗舱2个、并有遮蔽装置 |
|
通风装置 |
装配初级空气过滤装置,换气次数≮10次/H |
|
输液固定系统 |
位于医疗舱顶端中心最高处 |
|
消毒 |
医疗舱须配置消毒装置 |
|
供电系统(监护型) |
车内供电必须满足多台医疗设备同埋工作,有相匹配的电源插座,外接电源:220V¡10%,50HZ,功率≥800W,电源线长度50M,10安; |
|
空调 |
驾驶室与医疗舱各自具有空调系统,独立调节 |
|
通讯系统 |
按市120急救指挥中心统一要求配置:车载信息终端、车载电台、无线对讲系统 |
|
供氧系统(监护型) |
暗埋输氧管路及快装接头,氧气瓶容量20L |
|
担架 |
同医疗设备要求 |
|
供水系统 |
备有洗手池或手消毒液与污物容器 |
|
附件3:救护车抢救设备配备标准
救护车抢救设备及物品目录(每急救车单元)
序号 |
设备及物品名 |
规格 |
监护型 |
普通型 |
|
序号 |
设备及物品名 |
规格 |
监护型 |
普通型 |
1 |
急救箱(包) |
只 |
1 |
1 |
|
三角巾 |
条 |
若干 |
若干 |
|
|
听诊器 |
只 |
1 |
1 |
|
伤情识别卡 |
盒 |
1 |
1 |
|
|
血压计 |
只 |
1 |
1 |
2 |
气管插管箱 |
套 |
1 |
1 |
|
|
异物钳 |
把 |
1 |
1 |
|
麻醉喉镜 |
套 |
1 |
1 |
|
|
开口器 |
个 |
1 |
1 |
|
气管导管 |
套 |
若干 |
若干 |
|
|
舌钳 |
个 |
1 |
1 |
|
口咽通气管 |
只 |
若干 |
若干 |
|
|
压舌板 |
个 |
2 |
2 |
3 |
氧气(10L) |
瓶 |
1 |
1 |
|
|
手术剪 |
把 |
1 |
1 |
|
给氧装置 |
套 |
1 |
1 |
|
|
止血钳 |
把 |
1 |
1 |
|
呼吸球囊面罩 |
套 |
1 |
1 |
|
|
镊子 |
把 |
1 |
1 |
4 |
清创包 |
只 |
1 |
1 |
|
|
体温计 |
个 |
1 |
1 |
5 |
心电图机 |
台 |
1 |
1 |
|
|
环甲膜穿刺针 |
根 |
1 |
1 |
6 |
负压吸引器 |
台 |
1 |
1 |
|
|
张力性气胸穿刺针 |
根 |
1 |
1 |
7 |
颈托 |
只 |
1 |
1 |
|
|
一次性无菌手套 |
双 |
若干 |
若干 |
8 |
止血带(动脉 ) |
套 |
1 |
1 |
|
|
无菌敷料 |
块 |
若干 |
若干 |
9 |
夹板 |
个 |
若干 |
若干 |
|
|
各种型号一次性注射器 |
具 |
若干 |
若干 |
10 |
铲式担架 |
台 |
1 |
1 |
|
|
各种型号一次头皮针 |
只 |
若干 |
若干 |
11 |
移动式担架床 |
台 |
1 |
1 |
|
|
一次性输液器 |
具 |
若干 |
若干 |
12 |
快速手消毒剂 |
瓶 |
1 |
1 |
|
|
输液胶贴 |
片 |
若干 |
若干 |
13 |
快速血糖监测仪 |
台 |
1 |
|
|
|
敷贴 |
片 |
2 |
2 |
14 |
小刀 |
个 |
1 |
1 |
|
|
套管针 |
支 |
2 |
2 |
15 |
污物筒 |
个 |
1 |
1 |
|
|
碘消毒剂 |
瓶 |
1 |
1 |
16 |
导尿包 |
包 |
1 |
|
|
|
砂轮 |
片 |
1 |
1 |
17 |
产包 |
包 |
1 |
|
|
|
胶布、绷带 |
卷 |
若干 |
若干 |
18 |
胸穿包(选配) |
只 |
1 |
|
|
|
手电筒 |
只 |
1 |
1 |
19 |
呼吸机 |
台 |
1 |
|
|
|
橡胶止血带 |
根 |
2 |
2 |
20 |
心电监护除颤仪 |
台 |
1 |
|
|
|
一次性给氧鼻导管 |
根 |
若干 |
若干 |
|
|
|
|
|
附件4:救护车抢救药品配备标准
救护车抢救药品项目
序号 |
品 名 |
规 格 |
监护型 |
意见 |
1. |
盐酸肾上腺素注射液 |
1mg/支 |
10支 |
|
2. |
尼可刹米(可拉明)注射液(选配) |
0.375g/支 |
10支 |
|
3. |
盐酸洛贝林注射液 |
3mg/支 |
10支 |
|
4. |
盐酸多巴胺注射液 |
20mg/支 |
10支 |
|
5. |
盐酸多巴酚丁胺注射液 |
20mg/支 |
5支 |
|
6. |
盐酸纳洛酮注射液 |
0.4mg/支 |
5支 |
|
7. |
地西泮(安定)注射液 |
10mg/支 |
5支 |
|
8. |
毛花苷丙(西地兰)注射液 |
0.4mg/支 |
2支 |
|
9. |
呋赛米(速尿)注射液 |
20mg/支 |
5支 |
|
10. |
复方氨林巴比妥注射液 |
2ml支 |
5支 |
|
11. |
氨茶碱注射液 |
0.25g/支 |
2支 |
|
12. |
硫酸阿托品 |
0.5mg/支 |
10支 |
|
13. |
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 |
5mg/支 |
10支 |
|
14. |
20%甘露醇注射液 |
250ml/瓶 |
2瓶 |
|
15. |
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 |
50mg、支 |
4支 |
|
16. |
盐酸胺碘酮注射液 |
5mg/支 |
4支 |
|
17. |
盐酸普鲁帕酮(心律平)注射液 |
35mg/支 |
4支 |
|
18. |
氨甲环酸注射液 |
0.5g/支 |
5支 |
|
19. |
氯解磷定注射液(选配) |
0.5mg/支 |
5支 |
|
20. |
10%葡萄糖酸钙注射液 |
10ml/支 |
5支 |
|
21. |
50%葡萄糖注射液 |
20ml/支 |
5支 |
|
22. |
0.9%氯化钠注射液 |
250ml |
若干 |
|
23. |
5%葡萄糖注射液 |
250ml |
若干 |
|
24. |
硝酸甘油片 |
0.5mg/片 |
25片 |
|
25. |
硝苯地平片 |
5mg/片 |
100片 |
|
26. |
25%硫酸镁注射液 |
10ml/支 |
5支 |
|
27. |
平衡盐液(选配) |
500ml |
2袋 |
|
28. |
长托宁注射液(选配) |
1mg/支 |
5支 |
|
29. |
10%氯化钾注射液(选配) |
10ml/支 |
2支 |
|
30. |
硝酸甘油注射液(选配) |
5mg/支 |
5支 |
|
附件5:
急救站通讯设施标准
一、接警室基本要求:
1、接警室面积不小于10平方米,采光、通风良好。
2、地面要求:地板砖、水泥或水磨石。
3、温度:18℃-24℃;湿度:45%-85%。
二、通讯设备:
序号 |
名 称 |
数 量 |
备 注 |
1 |
计算机 |
1台 |
统一配置 |
2 |
急救站软件 |
1套 |
统一配置 |
3 |
打印机 |
1台 |
统一配置 |
4 |
UPS |
1台 |
统一配置 |
5 |
数字无线对讲调度台 |
1套 |
统一配置 |
6 |
分站摄像头 |
1套 |
统一配置 |
7 |
视频编码器 |
1套 |
统一配置 |
8 |
网络光纤线路 |
1条 |
统一安装 |
9 |
车载信息终端(含GPS功能) |
1台 |
统一配置 |
10 |
车载数字无线对讲电台 |
1套 |
统一配置 |
附件6:
淮南市120急救指挥中心院前急救病情告知书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职业
接诊地点
患者经检查初步印象为
患者(代理人)意见:医师已将病情及相关建议和意见告知我,我同意下述第 项
1、要求现场救治。
2、不要求现场救治。
3、不同意 检查。
4、不同意 治疗。
5、要求送往 医院治疗。
6、决定不送往任何医院治疗。
7、患者病情危重,在救治、搬抬、转运过程中随时存在病情加重、恶化甚至死亡可能。
8、患者系病情危重放弃治疗,自动出院。在途中救治、搬抬、转运过程中随时存在病情加重、恶化甚至死亡可能。送回家中后,不要求120急救指挥中心医师再行任何医疗救治措施。
9、其它表述:
患者(代理人)签名: 签名人与患者关系:
急救站医师签名:
签字时间: 年 月 日 时 分
附件7:
淮南市120急救指挥中心院前急救病员交接单
患者姓名 年龄 性别 日期 时间
初步印象:
初步处理:
应收费用(元):
救护车费 |
|
骨折外固定术 |
|
葡萄糖测定 |
|
出诊费 |
|
气管插管术 |
|
血气分析 |
|
院前急救费 |
|
吸痰护理 |
|
辅助通气 |
|
急救诊断费 |
|
特殊疾病护理费 |
|
心脏电除颤术 |
|
药费 |
|
担架费 |
|
心电监护仪 |
|
注射费 |
|
氧气费 |
|
物理降温 |
|
心肺复苏 |
|
换药费 |
|
接生费 |
|
心电图检查 |
|
救护车特需服务费 |
|
合计收费 |
|
欠费(大写): 仟 佰 拾 元 角(¥ )
出诊急救站: 出诊医师签名:
接诊医院: 接诊医师签名:
年 月 日
注:本交接单一式三份,出诊医院急救站、接诊医院急救站各执一份。
附件8:
医疗急救项目收费标准
编号 |
项目名称 |
项目内容 |
计价单 位 |
价格(元) |
说明 |
收费依据 |
1106 |
救护车费 |
含来回里程 |
次 |
10 |
五公里内10元,超过5公里每公里加收2元。不含监护费用。 |
医疗保障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安徽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安徽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安徽省物价局皖医保办发〔2018〕10号文件。 |
130700001 |
出诊费 |
副主任医师及以上 |
次 |
15 |
|
|
130700002 |
主治医师及以下 |
次 |
10 |
|
||
AAAB0001 |
急诊诊察费 |
|
次 |
15 |
|
|
ABNA0001(110400001) |
院前危急重症抢救 |
指院前医务人员对危重急症患者(由于各种原因造成危及生命、不采取抢救措施难以缓解的疾病,如心脏骤停、休克、昏迷、急性呼吸衰竭、急性心衰、多发严重创伤等)提供现场诊察、防护、救治及途中监护的医疗技术劳务性服务。 |
次 |
50 |
|
|
ABCA0001(120400006) |
静脉输液 |
|
次 |
12 |
不含留置针,专用输液器(一次性避光输液器,一次性精密过滤输液器,一次性使用自动止液输液器) |
|
ABAD0001(120400002) |
静脉注射 |
|
次 |
6 |
|
|
ABAC0001(120400001) |
肌肉注射 |
|
次 |
5 |
|
|
ABAB0001(120400001) |
皮下注射 |
|
次 |
5 |
|
|
120300003 |
高频吸氧 |
|
小时 |
4 |
不足1小时按1小时计算。 |
|
120300002 |
低流量吸氧 |
|
小时 |
2 |
不足1小时按1小时计算。 |
|
310701022 |
心电监护 |
含心电、无创血压、脉搏、呼吸、体温监测 |
小时 |
5 |
不足1小时按1小时计算。 |
|
310701027 |
指脉氧监测 |
|
小时 |
2 |
不足1小时按1小时计算。 |
|
FKA03702 |
多通道常规心电图检查 |
|
次 |
27 |
床边心电图加收10元 |
|
310205008 |
电脑血糖监测 |
含床旁血糖监测 |
每试验项目 |
15 |
|
|
330100012 |
心肺复苏术 |
|
次 |
150 |
不含开胸复苏和特殊气管插管术 |
|
330100013 |
气管插管术 |
指经口插管 |
次 |
60 |
|
|
330100014 |
特殊方法气管插管术 |
经鼻腔、经口盲探、逆行法,包括纤维喉镜、气管镜置管分别参照执行 |
次 |
200 |
|
|
330701003 |
环甲膜穿刺术 |
含环甲膜置管和注药 |
次 |
67.5 |
|
|
310702017 |
心脏电除颤术 |
|
次 |
60 |
|
|
310702016 |
心脏电复律术 |
|
次 |
60 |
|
|
310702018 |
体外自动心脏变律除颤术 |
包括半自动 |
次 |
60 |
不含一次性复律除颤电极 |
|
310603001 |
呼吸机辅助呼吸 |
含高频喷射通气呼吸机 |
小时 |
18 |
不含CO2监测、肺功能监测,不足1小时按1小时计算。 |
|
310603002 |
无创辅助通气 |
包括持续气道正压(CPAP)、双水平气道正压(BIPAP) |
小时 |
14.4 |
|
|
120100011(ACBJ004) |
吸痰护理 |
|
次 |
10 |
|
|
ABHA0001(121600001) |
导尿 |
|
次 |
30 |
|
|
310604005 |
胸腔穿刺术 |
含抽气、抽液、注药。 |
次 |
72 |
|
|
331400002 |
单胎顺产接生 |
|
次 |
675 |
不含特殊的脐带夹 |
|
其他收费项目 |
其他未收录的诊查治疗、药品器材等收费项目各网络医院急救站要严格按照皖医保办发〔2018〕10号文件执行。 |